1、適時澆水
玉米穗期耗水量最大,占一生耗水總量的30%~35%,抽雄期耗水強度最大,是玉米需水的臨界期,干旱、缺水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(chǎn),甚至絕收,嚴重影響產(chǎn)量,在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70%時,要及時澆水,避免干旱造成減產(chǎn)。
2、補施粒肥
穗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、需肥強度最大的時期,要根據(jù)情況適當追肥,對于脫肥的玉米,粒肥一般在抽雄到吐絲期施用,以氮肥為主,每畝施尿素10公斤左右,能起到促進籽粒灌漿,提高結(jié)實率和粒重的目的。
3、中耕培土
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肥水供應(yīng)狀況,促進根系發(fā)育,還可清除雜草,培土能增加玉米氣生根的形成,中耕培土,可增強玉米抗倒伏性能。由于秋季多風(fēng),往往造成玉米倒伏。因此,在玉米追肥后要及時培土,防止倒伏的發(fā)生。若玉米生長后期出現(xiàn)倒伏現(xiàn)象將嚴重影響產(chǎn)量的形成,嚴重的可造成絕收。
4、病蟲防治
病蟲害防治要早發(fā)現(xiàn)早防治,玉米后期常見病蟲害有:莖腐病、葉斑病、黑穗病、玉米螟、粘蟲、蚜蟲等,要積極防治。對于粘蟲每畝用2.5%溴氰菊酯乳油15毫升,兌水20-30公斤,發(fā)生嚴重時,間隔7-10d,連噴2-3次。對于玉米葉斑病,可用5%百菌清或75%代森錳鋅、70%甲基托布津等500-800倍液進行噴霧。噴霧時可結(jié)合噴灑磷酸二氫鉀等防止早衰。
5、適期晚收
推廣適期晚收技術(shù),可以保證玉米有足夠的灌漿時間,是提高粒重,增產(chǎn)增收的有效措施。力爭在9月底10月初玉米完熟期收獲,玉米成熟的標準是果穗苞葉變白,干枯、松散,乳線消失,籽粒有光澤,這時粒重最高,這項技術(shù)不用增加任何成本投入,試驗證明,每推遲1天收獲,千粒重平均提高3克左右。